大好河山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徐州窑湾古镇图片(徐州窑湾古镇,身在江北胜江南,大运河上的金三角,有小上海之称)

2022-11-01 12:00:03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京杭大运河,隋炀帝留给华夏的伟大水利工程,自从元代改道全线通航后,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凡是运河沿岸的城镇无不兴旺发达。在江苏徐州新沂市,就有一座千年古镇因大运河而富甲一方,这座古镇叫窑湾古镇,因为在唐代时古镇周边有很多古窑,所以得名窑湾。古镇处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虽然在苏北,却可以和很多江南水乡古镇相媲美,有“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

窑湾古镇的历史最早始于春秋,唐代公元618年实行州县制,窑湾正式建镇,开始名叫隅头镇,公元1668年,因地震全镇被毁,在镇南的大运河畔建窑烧砖,重新建造新镇,过往商船都会在此停泊,窑湾因此而来。得益于便捷发达的水路交通,窑湾古镇自古就是成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工商业迅速繁荣,清代至民国时期古镇达到鼎盛。

当时的窑湾古镇繁华到什么程度呢?一座小镇上居然设有八省会馆和十个国家的商业代办处,可以说是一座国际化的商贸重镇,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到窑湾经商和传教。那个时候窑湾古镇商业、制造业极为兴盛,全镇有商号、工厂、作坊等三百六十多家,仅钱庄就十三家。从东北三省运来的货物经过窑湾再远销东南亚等国。

世界著名的老牌公司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五洋百货等都在古镇设有办事处。窑湾码头每天有大量外国汽艇、国内货轮来往穿梭,河面桅樯林立,街道客商云集,盛极一时,商铺、宅院、教堂、庙宇等建筑超过八千间。古镇常住人口达三万人,流动人口也有一万五千人,被誉为“小上海”,“黄金水道金三角”。

“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瞰泰岱”,这是古人对窑湾地理位置的总结,依靠漕运和盐业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和商贸重镇。从宋代至清代,古镇陆续建造了城门、城楼、店、院、宫、寺、庙、殿等古建筑,古朴的街巷、宅院、会馆、槽坊、粮行、布庄、作坊、商行、货栈、典当等古风保存完好。

窑湾古镇曾经有江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福建、浙江等八省的商会会馆。古镇的典当银票可以全国十八个省的钱庄兑换现银,全国几乎所有省都和窑湾古镇有贸易往来。数百年的繁华为窑湾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古老建筑以及丰厚的文化遗存,加上三面环水,依河傍湖的水域风光,让窑湾古镇成为大运河第一古镇,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吴家大院是窑湾古建筑中的代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71年),距今三百多年历史,是古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宅大院。窑湾吴氏祖籍福建,原是明末海税官,被清朝发配到窑湾落户,因熟悉海上贸易而经营烟丝,发家致富,吴家共由五处产业,拥有房屋五百多间,资产白银三十多万两,被称为“吴半街”。吴家大院共有四进院落,采用明式砖木结构,建筑讲究,精美华丽。

此外,窑湾还有赵信隆酱园店,是古镇商业代表遗迹,始建于明熹宗三年(公元1623年),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布局为前店后坊。赵信隆产的酱、甜油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一直作为御膳房的上等佐料,因此闻名天下,酿造工艺沿袭传统制作流程,享誉数百年。

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窑湾古镇不仅有风格独特的古建筑,也孕育了特色民宿、饮食和商业文化。历史上岳飞、朱元璋、史可法、乾隆皇帝等风云人物都曾在窑湾留下足迹。这里还曾出土了清代圣旨石碑石刻、壁画字画、刺绣瓷器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古庙、古桥、古槐等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成为古镇宝贵的文化遗产。